在鲁文化
康 氏
来源: | 作者:半思斋 | 发布时间: 2024-01-08 | 816 次浏览 | 分享到:
  【题 解】
  该篇记录了康氏救助贫穷邻居的故事,该篇是生活中真实事件的“实录”。
  对于大多数心怀善意的富人来说,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周济身边的穷人并非难事。然而,在周济穷人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维护穷人的尊严,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在该篇中,善良的康氏考虑到这一点,她用极为委婉的方式,既周济了贫苦的邻居,同时也维护了邻居的尊严,这才是令人激赏的地方。
  如果世间的富人都能够效法康氏,给贫者以人性的关怀,令其感受到无上的温情,才是最令人敬仰的。

  康氏者,仁人也,性宽和。尝徙家,其多旧物,售之值昂。

  邻者贫,康氏欲以济,遂谒请之,曰:“旧物粗重,不堪新第,故欲尽弃之然力不逮,今欲烦君代劳,可乎?”邻大悦,康氏谨谢。邻得其弃,不复忧饥寒。后知其意,念念有之。

  半思斋曰:“噫!曩齐之黔敖,扬道招饥者,饥者拒嗟食。千载以降,显者济贫,前呼而后拥,招摇以过市,贫者乞拜者再,感恩者屡,情状尽录邸抄,以彰显者蔑掷之微惠。嗟乎!其既为贫者,惟心志是存,显者恃訾夺之,恶之甚也。今康氏者,暗室济贫而不彰,善之善者也。”

【圣 女】

   

  尝徙家:曾经搬家。

  粗重:粗劣笨重。

  弃:丢弃。

  曩(nǎnɡ):过去的时候。

  不逮:无法完成。

  黔敖:据《礼记·檀弓下》记载: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邸抄:古代的报纸。

   

  康氏是一位仁慈的人,待人非常宽和,家里有很多昂贵的旧家具。邻居家庭贫穷,康氏想给邻居一些周济。搬家的时候,康氏把邻居请了过来,说:“我的这些旧家具实在是太笨重了,不适合摆放在新家里面,因此我打算尽行丢弃,然而,我没有那么大地力气,我希望能麻烦你帮我扔掉,不知道是否可以呢?”邻居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康氏对邻居充满了感谢。邻居得到了康氏的这些旧家具,再也不用担忧会遭受饥寒的困扰。后来,邻居明白了康氏的用意,对康氏充满了感激。

  半思斋说:“唉!过去的时候,齐国的黔敖,对待忍受饥饿的民众,隔着大街就扯着脖子喊饥饿的人过来吃,在那些受饿的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侮辱而拒绝领受这份施舍。千年以后,富有的人周济贫穷,往往是大张旗鼓,前呼后拥,带着一大帮随从,前来周济穷人。穷人必须表现出千恩万谢的样子,并且一定要把他们的感恩神态详细刊登在报纸上,以此彰显富人对穷人给予的一点点儿的恩惠。唉,那些贫穷的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有内心的尊严。可是,富有的人倚靠手中的财富,把穷人的这点自尊心都给无情地剥夺了,实在是太可恶了。今天,康氏通过这种办法,悄悄地帮助贫穷的邻居,却丝毫没有彰显对穷人的恩义。康氏能够这样对待贫穷的人,的确是好人中的好人。


更多

  • 画家姜久柯

    画家姜久柯

    2024-06-11

    姜久柯 1989年出生于孔孟之乡。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