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有老者,年八十,冶铁为业,某年月日,溘然以逝,其子殓之。
银匠者某,越百里至而相吊,众见,皆以不识。银匠告曰:“曩昔相知,有银存寄,今至相吊,乃当还之。”遂出奉之,具其款字,悉符。
半思斋曰:“子期殁而伯牙绝琴,以悼相知也。今者,斯人已逝,其相匿,亦无知者。然暗室不欺神鬼,信也。其人者,一诺不亚季布。”
【注 释】
冶铁:冶炼铁器。
溘(kè)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殓(liàn):收殓,把死人装进棺材。
相吊:前来慰问,文中指吊丧,前来参加葬礼。
曩(nǎnɡ)昔:过去的时候。
奉:交给。
具其款字:具,出具,拿出;款字,字据。具其款字:拿出记载着寄存银两数目的字据。
悉符:完全符合。
子期殁而伯牙绝琴:钟子期去世俞伯牙从此不再弹琴。
以悼相知:以此悼念知音。
季布:楚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为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因此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译 文】
鲁地有位八十岁的老人,从事冶炼铁器的工作。某年月日,铁匠突然去世了,儿子收殓了他的尸体,举办葬礼。
有位银匠,赶了一百多里路前来参加葬礼,其他人都不认识这位银匠。银匠自我介绍说:“我过去是铁匠的朋友,他有银两交我寄存,今天前来参加他的葬礼,我应该交还他所寄存的银两。”便拿出了银两交给了铁匠的儿子,并且拿出了当年寄存银两的字据,字据上载明的银两数额与交付的银两完全相符。
半思斋说:“钟子期去世俞伯牙从此不再弹琴,以此来悼念知己。到现在,寄存银两的铁匠去世了,银匠隐匿所寄存的银两,也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然而,暗室不去欺瞒神鬼,这是言而有信啊。这位银匠,他的一句承诺不亚于当年的季布啊。